“玻璃心”也有春天丨消极情绪让身体更健康?

发布者:心理健康发布时间:2022-12-06浏览次数:10

像上面两句名人名言所说的一样,似乎我们总是在尽力避免消极情绪:


小孩子大声哭闹,我们往往会批评ta不懂事,告诉ta不要动不动就哭;


遇到一位经常坐立不安、感到沮丧甚至掉眼泪的同学,我们可能会默默给ta贴上“情绪化”甚至“玻璃心”的标签。


在心理学家看来,容易心烦意乱、容易哭泣都是「消极情绪性」高的表现。


消极情绪性,即人们倾向于体验和表达消极情绪的程度[1],也就是说,消极情绪性高的人,更容易感受到消极情绪,并将消极情绪表达出来。在遇到负面事件时,高消极情绪性的人更容易表现出害怕、愤怒、悲伤等消极情绪。


研究表明,过高的消极情绪性会影响心理健康,比如,有研究发现它与儿童的抑郁和焦虑症状增加有关[2],这与我们的常识是一致的。


然而,有些人表面是“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小可爱一枚”,内心却“分裂、尖叫、扭曲”,总会有心累到极限的一天。我们不禁要问:对消极情绪的感受和表达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吗?


“玻璃心”的人,身体更健康?


Dich等人对200多名儿童开展了一项长期研究,研究在孩子们9岁时评估了他们表达的消极情绪水平及生活环境,随后在他们13岁和17岁时测量了行为问题(如攻击性)、情绪问题(如抑郁或焦虑)、适应负荷等的水平[1]。


其中,适应负荷(allostatic load)是指面对长期压力时身体所承受的累积损耗,它可以作为生理健康的指标,适应负荷指数越低表明身体越健康[1]。


研究发现,当处于逆境中时,表达更多消极情绪的儿童会表现出更多的行为和情绪问题,但他们的适应负荷水平更低。也就是说,在更差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如家庭收入低、经历家庭暴力、住房质量低等多个方面),如果具有较高的消极情绪性,在未来可能会表现出更多的焦虑、抑郁或不良行为,但是身体却更加健康


这提示我们,很多时候发脾气、闹情绪并不是孩子在 “故意找麻烦”,表达消极情绪或许是孩子们面对逆境时的一种应对方法,可以帮助他们在生理上更好地适应相对较差的环境。


(印度电影《地球上的星星》中,伊桑是一名阅读障碍儿童,却不能得到家人与老师的理解)


对成年人来说,表达消极情绪也可以是生理健康的保护伞。在一项以成年男性为调查对象的研究中发现,男性的愤怒情绪表达与随后2年内患中风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关——表达愤怒越频繁,这些男性患中风的风险越低;而对于65岁以下的男性来说,表达愤怒还可以降低其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3]。


这样看来,我们在难过或愤怒的时候就有理由随心所欲地宣泄、任由情绪上头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Dich等人的研究就更加清晰地展现了消极情绪与生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他们对6000多名成年人的情况进行了多年的追踪调查后,发现面对压力事件的消极情绪反应与适应负荷间的关系是一条U型曲线[4]:


(图源网络,侵删)


从上图可以看出,当人们体验和表达的消极情绪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适应负荷最低,即身体最为健康;而过低或过高的消极情绪反应都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可见,消极情绪性也得遵循“中庸之道”,对消极情绪的感受和表达保持在适当水平,才是对身体最有益的。


消极情绪如何保护我们的健康?


尽管研究证据已经充分说明,消极情绪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但我们的好奇心不禁要问:它是怎么做到的?


Dich等人也尝试做出了解释。他们提出,消极情绪性高的儿童可能更“擅长”表达愤怒、沮丧等情绪,并且可以通过表达这些情绪来引起成年人的注意,从而更好地传达自己的需求,得到满足的可能性也更大。


另外,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消极情绪也是具有进化意义和现实功能的[5]。例如,当你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愤怒的情绪是在提醒你维护自己的利益,而你所表达的愤怒能够提醒对方改变对你的态度,有助于促进问题的解决。


  

(女性们通过表达愤怒来捍卫权利,图源《卫报》,侵删)


因此,“谈消极情绪色变”并非妙招,正确接纳、合理表达才是应对良方。


结语


看似难以启齿的消极情绪,实际上是我们为适应环境所做出的“牺牲”,而且保护着我们的身体健康。合理适度地感受和表达消极情绪是逆境中的适应性反应。


因此,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引导孩子适度地表达消极情绪是最有益的。


而面对自己时,也要用一颗平常心去看待自己的那些“坏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