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科普 | 不是【安全型依恋】,就没法好好恋爱吗?

发布者:金言发布时间:2025-09-20浏览次数:10


只有安全型依恋的人才能拥有美满的恋爱?其他类型都是 “恋爱苦手” ?

(一)依恋类型大揭秘

依恋类型是指个体在与重要他人(如父母、伴侣等)建立情感联系时所表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情绪反应、行为模式和依赖程度。了解个体的依恋类型,有助于对个体进行恰当的心理干预与治疗,帮助个体更好地调节和表达情感,形成健康的自我认知,进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美国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通过“陌生情境”实验,最初将依恋类型分为安全型、焦虑-矛盾型(也称反抗型)和回避型。在后续研究中,美国心理学家M.梅因(Mary Main)和J.所罗门(J. Solomon)补充提出了混乱型(也称恐惧-回避型 )。

1、安全型依恋:在建立亲密关系时,展现出充分的信任和安全感,表现自在,既能适当地依赖他人,又能保持独立自主。情感表达上,积极主动,既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也能很好地理解和回应他人的情感。

恋爱中,这类个体通常能营造出健康、稳定的关系。他们不会过度依赖对方,让人喘不过气,也不会刻意疏远,玩消失,能够给予伴侣足够的空间和支持。然而,即使是安全型依恋的人,在恋爱中也可能面临挑战,比如,如何在长期关系中保持新鲜感和激情,这就需要不断探索新的相处模式和共同爱好。

2、焦虑型依恋:对亲密关系中的拒绝和抛弃极为敏感,常担心自己被忽视或不被爱,往往表现出较强的依赖和控制欲,希望通过不断寻求对方的关注和认可来确认自己的价值,情绪波动较大。

恋爱中,这类人可能会因为伴侣的一些小举动而过度担忧和不安。他们对感情很敏感,一点点风吹草动就患得患失。例如,对象回消息较慢时,他们可能会陷入自我怀疑与焦虑。这类个体关键在于认识到自己的情绪根源,学会自我安抚和情绪调节,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建立社交圈等,减少对伴侣的过度依赖,提升自我价值感。

3、回避型依恋:倾向于回避亲密关系中的情感依赖,对他人的靠近会感到不适,更注重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愿意向他人敞开心扉,在面对压力和冲突时,常常选择逃避而不是积极解决。

恋爱中,这类个体堪称 “独立战士” ,感情上常与他人保持距离,可能会给伴侣一种难以亲近的感觉。这类个体需要认识到,适当的情感依赖和亲密互动是健康恋爱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先从小事做起,比如与伴侣分享日常琐事,慢慢适应亲密关系中的情感交流。

4、混乱型依恋:在情感关系中表现出矛盾、混乱的行为模式,可能在亲近他人和回避他人之间频繁转换,对依恋对象的态度和行为缺乏一致性,通常源于早期经历过较为严重的创伤或不稳定的抚养环境所致。

恋爱中,这类个体比较复杂,既渴望爱,又害怕爱,在感情里就像个纠结的矛盾体。这类个体可以先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处理好内心的创伤,建立稳定的自我认知,梳理自己的情感模式,学会在恋爱中保持稳定的行为和态度。

(二)如何升级成 “恋爱小能手”?

无论你是哪种依恋类型,都可以通过努力提升自己在恋爱中的能力,拥有健康、甜蜜的恋爱关系。

首先,了解自己的依恋类型,明白自己在恋爱中行为和情感反应背后的原因。例如,焦虑型依恋的人要认识到自己的敏感和依赖只是早期经历的一种反映,并非缺陷。调整自我认知,更好的接纳自己。

然后,试着有针对性地改变自己的思维与行为模式。如,回避型依恋的人,可以试着逐渐放下防备,主动与伴侣分享自己的内心世界,从简单的日常生活开始,逐步增加情感交流的深度和频率。

最后,有效沟通很重要!恋爱里,无论是哪种依恋类型,都应学会主动且坦诚的与伴侣交流。比如,混乱型依恋的人,在感到矛盾、纠结的时,可以尝试主动和恋人坦诚地沟通,清晰地表达自己内心的困惑与需要,这更有可能得到恋人的回应与理解,从而共同化解问题,增进彼此的理解与信任。

但是,依恋类型只是我们在恋爱中的一个参考坐标,而不是决定恋爱成败的“试金石”。在爱的旅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步伐与节奏。或许会有磕碰,但每一次经历都是成长的养分。希望大家都能勇敢去爱,以开放的心态去接纳和理解自己与伴侣。在爱里不断探索、学习和成长,汲取爱的力量,成为更好的自己。愿每一个真诚的灵魂,都能在茫茫人海中找到与之契合的伴侣,与之携手,岁岁年年。

编辑:陈咏琳、于佳琪

一审:金言、赵雪瑞

二审:帅懿芯

三审:晏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