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0
“圈子不同,不必强融”——理解并接纳友谊的“保质期”(针对网上提到的“阶段性友谊”) 最近刷屏的 #阶段性友谊#,戳中了无数人的心事。但是不用担心,这未必是人情淡薄的体现,而有可能是 “成长的必经之路”。友谊也有“保质期”?是的, 友谊就像一块巧克力,有时候甜到心里,但放久了也会“过期”。曾经无话不谈的朋友,现在变得陌生。曾经形影不离的“死党”,渐渐淡出了自己的生活。图源小红书:戈戈和迪迪其实这种现象很正常,心理学家认为,友谊的“阶段性”是人生成长的必然产物。每个人都在不断变化,兴趣、价值观、生活环境都在发生改变。就像小丽和她的朋友,高中时她们都喜欢追同一部剧,聊同一个偶像,但上了大学后,小丽爱上了文学,而她的朋友却迷上了电竞。渐渐地,她们的话题变少了,关系也淡了。为什么友谊会“过期”?核心在于 “不同频”了。时间与成长悄然拉大了差距。人生轨迹分岔: 升学、异地等新环境塑造了新圈子,精力自然分流,交集日益减少。 认知成长错位:有人不断破圈探索,有人安于舒适现状。价值观、关注点、生活节奏逐渐不同,聊天常常不同频,沉默成了常态。 情感需求变迁:曾经互为“情绪树洞”,如今各自有了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