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播报 / NEWS

  • 2025-04-12
    开放预约| 新学期心理服务暖心上线亲爱的同学们:春寒料峭,万物复苏。2025年新学期伊始,贵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向每一位追梦学子致以诚挚问候。在充实而忙碌的大学生活中,情绪起伏与压力困扰在所难免。我们鼓励同学们主动学习情绪调节方法,掌握压力管理技巧,在追求进步的同时,也要学会关爱自我、适时放松。成长的道路上,梦想与挑战并存。当你感到迷茫或压力过大时,请记住:求助是智慧的选择。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始终是你可以信赖的心灵港湾,我们的专业团队将为你提供温暖的倾听与专业的指导,帮助你卸下心理负担,轻装前行(下文有心理咨询预约指南)。让我们携手共建温暖校园,让心灵之花在春日里绽放光彩。祝愿大家新学期学业进步,身心健康! 贵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2025年3月心理咨询预约指南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贵大心理”。点击“服务”或“发消息”界面下方菜单的“心理系统”,选择“预约咨询”。登陆名为学号,初始登录密码请找所在学院心理辅导员领取,登陆后请及时修改密码。修改过密码的同学,用修改的密码登录即可。选择相应校区并预约咨询老师。预约成功后东校区、西校区同学请按照预约时间到西校区雅文楼四楼心理中心进行线
  • 师生心桥专栏介绍“师生心桥”专栏的初心在于搭建一座连接老师与学生心灵的桥梁。我们深知,在大学生活中,同学们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压力。通过这个专栏,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以及教授《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的老师们,将以多年从业经验及专业知识背景,科普心理相关知识,分享工作生活中的心路历程、所思所悟。以他们的视角解码心灵的迷宫,向同学们传递温暖、治愈的“心”能量。希望借此专栏,我们能够带给同学们更多启发,扫去一些对内心的困扰与不解,让大家能更好地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享受一个美好、健康、向上的大学生活。我们也欢迎同学们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你希望老师们回答怎样的心灵小困惑。本期作者介绍帅懿芯贵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副主任资质: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中级心理危机干预师、教育部华中师范大学心理援助热线咨询师。擅长:认知行为疗法(CBT)、一次单元咨询、情绪聚焦家庭治疗法(EFT)及情绪与压力缓解、恋爱情感问题、人际关系处理、亲子关系、学生学习及行为问题等心理咨询。简介:硕士,现任贵州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咨询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危机干预工作。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必修课
  • 从理论到实践,一步步教你应对心理困扰——大学生如何用认知行为疗法(CBT)自助【案例背景】小刘,大二学生,因多次在课堂发言时紧张结巴,逐渐回避所有需要发言的场合,甚至逃课。他常对自己说:“我一开口就会出丑,所有人都会嘲笑我。”每次想到要发言就心跳加速、手心出汗,事后又陷入自责:“我这辈子都改不了,注定是个失败者。”一、CBT核心理论框架(理论背景详解请见链接:)1.认知行为模型CBT基于“认知三角”——认知、情绪、行为三者相互作用的模型:认知(自动思维、核心信念)→情绪(如焦虑、抑郁)→行为(如逃避、拖延)。恶性循环:小张的“挂科灾难化思维”引发焦虑情绪,焦虑导致学习效率下降,低效行为进一步强化“我注定失败”的负面信念。2.核心假设认知决定情绪:并非事件本身,而是对事件的解释引发情绪反应(如“考试失败=人生失败”)。行为改变认知:通过调整行为(如逐步复习),可修正不合理信念(如“我完全无法应对考试”)。二、CBT核心理论:理解你的心理循环1.认知三角模型你的想法、情绪、行为三者互相影响,形成恶性循环。【例子】小刘的循环——想法:“我一说话就会丢脸”(灾难化预测)→情绪:焦虑、羞耻→行为